北約是什麼?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是一個成立於1949年的政治與軍事聯盟,旨在保障北美和歐洲成員國的自由與安全。它的誕生根植於二戰後的冷戰格局,其核心是集體防禦原則。本節將介紹北約的核心宗旨與運作方式。
集體防禦
聯盟的核心原則,即《華盛頓條約》第五條。它規定對任何一個成員國的攻擊都將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這是北約威懾力的基石,至今僅在911事件後被啟動過一次。
共識決策
所有決策都必須由全體成員國一致同意。這確保了聯盟行動的團結,但也可能因單一國家反對而使決策過程變得緩慢。這是聯盟內部主權平等的體現。
門戶開放政策
《北大西洋條約》第十條規定,任何有能力促進條約原則並為北大西洋地區安全作出貢獻的歐洲國家,經全體同意後都可以加入。這是北約東擴的法理基礎,也是與俄羅斯衝突的核心之一。
擴張的歷程
北約的擴張,特別是冷戰後的東擴,是理解當前與俄羅斯緊張關係的關鍵。這一過程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安全地圖,並在俄羅斯引發了深遠的安全焦慮。透過下方的互動式時間軸和圖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歷史進程。
成員國數量增長圖
此圖表顯示了自1949年成立以來,北約成員國數量的累積增長。每一次擴張都意味著聯盟邊界的延伸,尤其是在2004年,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加入標誌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俄羅斯的視角
俄羅斯對北約的反感根深蒂固,融合了歷史、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等多重因素。莫斯科將北約東擴視為對其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和背信棄義。以下幾個方面揭示了俄羅斯不滿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