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的彌天之死

六千六百萬年前,一場宇宙級的災難,終結了恐龍長達1.7億年的統治。

這是一場由小行星撞擊與大規模火山噴發共同導演的滅絕事件。本互動報告將帶您深入探究這場遠古浩劫的完整面貌,揭示地球生命史上最關鍵的轉捩點。

向下滾動,揭開謎底

第一章:主要元兇 — 希克蘇魯伯撞擊

科學界的壓倒性共識指出,一顆直徑約10至15公里的小行星是引發大滅絕的主要觸發因素。本章節將展示指向這次撞擊的關鍵證據,如同法醫學調查般,呈現「犯罪現場」的細節。

☄️

宇宙子彈

一顆直徑 10-15公里 的小行星,以每秒超過25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

💥

驚人能量

釋放約 100萬億噸 TNT的能量,相當於數十億顆原子彈。

🌍

歸零地

在今日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留下一個直徑 180-200公里 的巨大隕石坑。

🔬

化學指紋

全球K-Pg邊界地層中發現的 「銥」異常層,是小行星撞擊的鐵證。

決定性的證據鏈

撞擊理論的確立並非基於單一證據,而是多個獨立學科證據相互印證的結果。從全球性的地球化學異常,到撞擊點的物理證據,再到鑽探隕石坑內部的「冒煙的槍」,形成了一個無可辯駁的證據閉環。

銥異常

全球化學指紋

衝擊石英

極端壓力證據

玻璃隕石

熔融岩石之雨

隕石坑

找到撞擊地點

第二章:陷入混亂的世界 — 連鎖災難反應

撞擊引發了一系列環環相扣的殺傷機制,從撞擊點的瞬時毀滅,到長期的全球性環境危機。本章節將透過時間軸的方式,展示地球如何在短時間內變成煉獄。

🔥 熱脈衝與全球野火

撞擊噴射物再入大氣層,產生強烈熱輻射,如同烤箱般烘烤地表,引發全球性野火。地層中的大量煙灰是這場大火的證據。

🌊 超級海嘯與地震

撞擊引發規模超過11級的超級地震,激起高達1.5公里的海嘯,沖刷大陸海岸線,留下混亂的沉積層。

第三章:罪行的同謀 — 德干火山活動

在撞擊發生的同時,地球內部也正在上演一場史詩級的災難——德干暗色岩大規模火山噴發。科學界曾激烈辯論誰是主兇,但現在的共識是兩者存在致命的協同作用。本章節讓您能互動比較這兩大事件的環境效應。

綜合結論:致命的「組合拳」

德干火山活動在撞擊前已使地球生態變得脆弱,如同一個慢性病患者。而希克蘇魯伯撞擊則是給予這個虛弱系統的致命一擊。甚至有假說認為,撞擊的巨大地震波可能加劇了火山的噴發,將兩者直接聯繫起來。

第四章:偉大的過濾器 — 生命與死亡的模式

這場滅絕並非隨機的死亡抽籤,而是根據一套嚴格的生存法則,篩選出了具有特定特徵的物種。在本節中,您可以互動探索哪些生物類群倖存,哪些滅絕,並了解體型、食性和棲息地等關鍵特徵如何決定牠們的命運。

終章:新紀元的黎明

毀滅,亦是創造。非鳥類恐龍的滅絕,為地球生態系統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為倖存者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演化舞台。

👑

哺乳動物的崛起

在恐龍時代一直生活在其陰影之下的哺乳動物,抓住了這個機會,迅速輻射演化,體型變大,形態多樣,最終誕生了包括人類在內的現代哺乳動物世界。

&
🐦

鳥類的繁榮

作為恐龍唯一倖存的血脈,鳥類也經歷了大規模的演化,佔據了天空,成為地球上最多樣化的脊椎動物之一。

這場遠古的彌天之死,既是終點,也是一個全新紀元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