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行動的十字路口
首次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揭示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巴黎協定》成功激發了全球行動,但我們仍未走在將升溫控制在1.5°C的正確軌道上。巨大的「執行差距」與「排放差距」需要各國採取更緊急、更具雄心的行動。
全球盤點:核心發現
目標偏離軌道
當前全球升溫路徑預測為2.4-2.6°C,遠高於1.5°C的目標。
巨大排放差距
實現1.5°C目標所需減排量與各國承諾間存在巨大鴻溝。
適應行動不足
氣候適應的規劃與實施規模,遠落後於日益增長的氣候風險。
融資缺口擴大
氣候融資的實際到位資金,與開發中國家的巨大需求不成比例。
2030年排放差距
為達1.5°C目標,當前各國NDC承諾與所需減排路徑的差距(單位:十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執行差距:主要排放國比較
技術本身並非瓶頸,各國國內的政治經濟結構、能源安全考量與既得利益集團是彌合「承諾與行動」之間差距的主要障礙。點擊下方國家按鈕,查看其詳細評估。
評級越高表示越接近1.5°C目標要求。
地緣政治影響
氣候變遷已非單純的環境議題,它正成為重塑國際關係的核心力量,催生新的競爭、衝突與合作領域。點擊下方主題卡片以深入了解。
🛡️ 氣候安全化
氣候作為「威脅倍增器」,加劇現有脆弱性,被納入國家安全戰略。
⚖️ 氣候正義
圍繞歷史責任與資金賠償,全球南北分歧成為談判核心斷層線。
💧 資源衝突
對水等關鍵資源的競爭加劇,尤其在跨國河流流域,顯著提升衝突風險。
🚶 人類流離失所
天氣相關災害已成全球流離失所主因,「氣候難民」面臨法律保護缺口。
🔋 綠色科技競爭
全球能源轉型催生新的戰略依賴,大國競爭從石油轉向綠色科技與關鍵礦產。
前進之路:實現1.5°C的政策要務
漸進主義已然失敗。即將到來的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提交週期,是重新對齊全球雄心與1.5°C目標的關鍵機會。這需要各方利害關係人採取協同一致的變革性行動。